哪些收入可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哪些收入可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我国主管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纳税范围、纳税金额以及纳税计算方法作出了详细规定。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居民的有些收入是可以不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哪些收入可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1.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
《中华人名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2.个人福利费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其中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补助等不属于免税的福利费范围,应当计征个人所得税。
3.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规定,个人按规定标准取得独生子女补贴和托儿补助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超过规定标准的部分应并入公司薪金所得。
4.差旅费津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5.上市公司股息红利
根据《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个人从公开发行的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税。
6.“五险一金”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允许照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7.个人捐赠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是指个人对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其他文章
- 科创板上市条件五条标准?
- 节假日银行上班吗?银行营业时间?
- 社保需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领养老金?
- 养老保险怎么查询缴费情况?
- 靠前靠谱网贷平台排名来了,全都可以大额借款
-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怎么样?
- 利息低的15家网贷平台:正规可靠、自由选择、容易下款
- 创业板开通要求?
- 支付宝网商银行靠谱吗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 步骤解说:12333怎么挂失医保卡
- 华为交换机文件系统介绍图(华为交换机文档)
- 新版人民币是那一年发行的
- 银行的保险箱安全吗(银行保险柜安全吗 银行保险箱安全吗)
- 润泽公馆的董事长叫啥
- 纸白银和白银td的交易时间,哪个更好?求解
- 农业银行转账手续费标准,分以下两点
- 理财产品排行哪个好?
- 最新上海最低工资(最低工资表来了上海最高)
- 数字经济真正龙头股2021(2022数字经济概念龙头股一览,数字经济十大概念股名单)
- 信泰人寿保险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