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法院要开庭多长时间?
一、每次法院要开庭多长时间?
1、我国法院的庭审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只要在审限内审结案件就可以。但是,按照实际情况,一般来说一次庭审的时间需要1到2个小时左右。如果案件权利关系简单,通常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审理完毕,要是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需要1个多小时到2小时,或者2小时以上不等。
2、法院立案后,送达被告法律文书,一般情况下会给被告一个月的举证期限。也就说,从立案到审判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1)应该保证所留的联系方式畅通,以便法院通知能够及时收到。
(2)法院立案后,会将法律文书送达被告,如原告***时,所留被告地址不够详细,或找不到被告,该案将会被中止。
(3)亲自到法院问询案件**情况。
3、一般的案件需要六个月内审结
根据《民事诉讼法》靠前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法院立案后会根据法院的流程安排开庭时间,如果从立案起尚未超过6个月,建议耐心等待,可以与受理案件的法院联系了解进程。
二、法院开庭的程序
院开庭具体有以下五个程序:
1、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2、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①当事人陈述;
②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③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④宣读鉴定意见;
⑤宣读勘验笔录。
其间,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4、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①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②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③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④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5、评议和宣判。法庭辩论或被告人最后陈述结束后,法官进入评议室评议,做出裁判
法院开庭审理是有既定的程序的,每次开庭都会经历准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的流程,所以单次开庭的时间一般是会在一个小时左右。若是开庭后并不能当庭宣判,那么法院会告知下次开庭审理的时间。
其他文章
- 科创板上市条件五条标准?
- 节假日银行上班吗?银行营业时间?
- 社保需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领养老金?
- 养老保险怎么查询缴费情况?
- 靠前靠谱网贷平台排名来了,全都可以大额借款
-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怎么样?
- 利息低的15家网贷平台:正规可靠、自由选择、容易下款
- 创业板开通要求?
- 支付宝网商银行靠谱吗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 步骤解说:12333怎么挂失医保卡
- 大型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哪些依据
- 中国货币符号代码(人民币标志)
- 特别提款权的特点
- 停牌一般停多久
- 新华保险公司的简介(新华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中国gdp增长率
- 一彩民喜中2400万(七位数)
- 相互宝值得加入吗 相互宝是否值得加入
- 支付宝活钱理财和余额宝哪个好用 从以下角度对比分析
- 在哪购买卢布,各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