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多少钱
一、劳动法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多少钱
劳动法并没有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即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违约金。但是,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性法规规定了违约金限制。
为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劳动自由权,《劳动合同法》规定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只有特殊情况才能约定违约金,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约定了培训协议的或者那些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及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约定了竞业限制协议的,然而,对于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并不仅限于支付违约金,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而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还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靠前,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第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
第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第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
所以,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应当履行相关义务,以免由于行使权利不当而惹祸上身。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不辞而别、擅自离职等行为,都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典型。其实,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只要履行相关的义务,也是可以充分保障自己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
二、正确区分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
1、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法》在这里对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规定了2种情况:一是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合同即告终止,这主要是针对有固定期限的终止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而言:二是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终止劳动合同即告终止,这种情况既适用于有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作为期限的终止劳动合同,也同时适用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属于约定终止。
2、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时,也就是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因发生一定的法律事实,导致有效的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之前终止。法律为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容许依法或依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分别规定了在一定情况下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以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国家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工作过程中,无论何种原因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都可以向公司进行索赔,赔偿的金额根据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形式和劳动者服务的工龄不同进行折算。在企业薪酬人员核算赔偿金时,不能够低于法律中规定的金额,对于企业自有的赔偿款法律不做强制要求。
其他文章
- 科创板上市条件五条标准?
- 节假日银行上班吗?银行营业时间?
- 社保需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领养老金?
- 养老保险怎么查询缴费情况?
- 靠前靠谱网贷平台排名来了,全都可以大额借款
-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怎么样?
- 利息低的15家网贷平台:正规可靠、自由选择、容易下款
- 创业板开通要求?
- 支付宝网商银行靠谱吗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 步骤解说:12333怎么挂失医保卡
- 中国人寿福禄满堂已交10年,保证领20年养老金
- 量化交易是什么意思?量化交易和手工交易的区别
- 理财产品排行哪个好?
- 接到电话说是支付宝客服中心(支付宝客服中心打电话给我)
- 特斯拉概念股 特斯拉概念股清单
- 通化东宝股吧东方财富
- 中医药股票龙头股排名前十
- 太平保险公司是央企吗?
-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的介绍
- 上证指数历史数据在哪里可以看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