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噜熊财经网

首页 > 知识

知识

法定继承的情形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10-31 01:23:14 知识

一、法定继承的情形有哪些?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

1、被继承人生前未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或虽订立遗赠扶养协议,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协议已失去法律效力的。

2、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遗赠,或虽立遗嘱、遗赠,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所立遗嘱、遗赠无效或部分无效的。

3、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

4、遗嘱继承人放弃遗嘱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领遗赠的。

5、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受遗赠人丧失遗赠受领权的。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哪些人可享有继承权,可作为遗产的继承人。我国继承法确定的法定继承人有:

1、配偶。

2、子女。《继承法》第10条中明确规定:“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我国《继承法》第10条3款规定:对子女遗产享有继承权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4、兄弟姐妹。

5、祖父母、外祖父母。

6、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

儿媳和女婿是公婆和岳父母的姻亲,彼此不发生法律上的抚养、赡养的权利和义务,一般情况下,亦不产生继承权的问题。但为了鼓励那些照顾、赡养公婆和岳父母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和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靠前顺序的继承人。是否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应从赡养的时间、内容等方面认定,主要指长期提供生活上的经济帮助或在劳务方面给予主要扶助。

三、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指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次序。被继承人死亡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继承人都可以同时继承遗产,而是要按照法律所规定的先后顺序,依次继承。

我国《继承法》第10条把法定继承人分为两个顺序加以规定:

靠前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同时,婚姻法把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女婿,也列为靠前顺序继承人。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靠前顺序继承人继承,只有在靠前顺序继承人全部放弃或丧失继承权时,或没有靠前顺序继承人时,第二顺序继承人才能继承。对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遗产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可见,继承开始时,靠前顺序继承人的继承权是现实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的继承权只是一种可能性,它要成为现实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法定继承的前提是当事人没有立下其它的遗产继承规定,如遗嘱等。一般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遗产继承顺序享受继承权,首先享受继承权的是应当是配偶、子女和父母。如果靠前顺位继承人不存在,顺延到第二顺位继承人,依此类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继承人有多位 ,还需要都遗产的分配作司法鉴定。

  • 上一篇:房屋按揭贷款要哪些条件
  • 下一篇:新婚姻法关于女方陪嫁的规定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