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同生效的条款是怎么规定的
一、关于合同生效的条款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时间合同成立。”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合同生效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是: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签合同的原则有哪些?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自愿原则是贯彻合同活动的全过程的,包括:
靠前,订不订立合同自愿,当事人依自己意愿自主决定是否签订合同;
第二,与谁订合同自愿,在签订合同时,有权选择对方当事人;
第三,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
第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协议变更有关内容;
第五,双方也可以协议解除合同;第六,可以约定违约责任,在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
总之,只要不违背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的规定,合同当事人有权自愿决定。
(3)公平原则
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要大体上平衡,强调一方给付与对方给付之间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负担和风险的合理分配。具体包括:
靠前,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不得欺诈,不得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第二,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的合理分配;
第三,根据公平原则确定违约责任。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终止后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相互协作。诚实信用原则具体包括:
靠前,在订立合同时,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第二,在履行合同义务时,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及时通知、协助、提供必要的条件、防止损失扩大、保密等义务;
第三,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也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5)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民法典》第八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社会生活中合同的性质跟内容非常的多,就比如跟银行签的贷款合同,贷款合同正式生效的时间并不是合同签字或盖章以后,应该是银行把钱借给当事人之后才正式生效,而类似于股权转让合同,就是签字或盖章后就生效了。
其他文章
- 科创板上市条件五条标准?
- 节假日银行上班吗?银行营业时间?
- 社保需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领养老金?
- 养老保险怎么查询缴费情况?
- 靠前靠谱网贷平台排名来了,全都可以大额借款
-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怎么样?
- 利息低的15家网贷平台:正规可靠、自由选择、容易下款
- 创业板开通要求?
- 支付宝网商银行靠谱吗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 步骤解说:12333怎么挂失医保卡
- 现行贷款利率2022,各大银行贷款利率一览
- 招商局的历史发展(中国历史变迁)
- 浦发信用卡客服电话24小时人工服务电话
- 中国电信上市时间,2021年8月20日
- 薇娅在哪个平台直播
- 收款码3月1日停用是真的吗
- 京东夺宝岛是真的吗(京东夺宝岛的东西是正品吗)
-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间(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哪一年成立)
- 国债利率2022年最新利率表,三年期3.35%五年期3.52%
- 创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