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言的特征都是怎样的
对于了解案件情况的人,其实都是可以作为证人的,但是在不同的诉讼类型中,我国对证人的条件要求不一样。而通常证人所说的关于案件的话,自然也就属于证人证言了。不同的证据类型有不同的特征,那么这个证人证言的特征是什么呢?请跟随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什么是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证言一般是口头陈述,以证人证言笔录加以固定;经办案人员同意由证人亲笔书写的书面证词,也是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的形成,一般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感受阶段,即证人以他的感觉器官感受案件事实及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其他事物。受生理、心理、生活经验等主观因素和案件所处客观环境的影响,证人感受案件事实的深浅程度不同,导致证人知道案件客观情况存在差异。其次是记忆阶段,即证人将其感受到的案件事实记下来储存在大脑中。记忆是人脑对所经过的事物的反映。对感受到的案件事实记忆的质量好坏,除了直接取决于证人的记忆能力外,感知的频度、时间均会影响大脑储存案件事实的质量。最后是反映阶段,即证人将其储存在大脑中的案件事实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司法人员表述出来。表述主要受证人语言文字能力的影响,证人如果语言文字能力强,表达清晰,其证言的证明力就强,反之则不然。
二、证人证言的特征是什么
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决定了证人证言的主要特点是:
1、证人证言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证人是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一般能如实地向司法机关陈述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
2、证人证言具有可塑性。证言不像物证,不是案件事实直接导致的客观事物。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要受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证人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道德品行和感知案件的环境都直接影响证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证人证言常含有非客观叙述的内容。证言是证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因此证人除了客观叙述案件事实外,往往会对没有直接感受到的案件情况作出自己的分析推断。证人对案件的判断分析不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陈述,只能供司法人员参考,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对证人证言必须经过审查判断,确定其真实可靠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为此刑法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小编已经在上文中作出了介绍。由于证人证言属于言词证据当中的一种,因而与实物证据相比,证明力就要显得薄弱一些。在案件质证的过程中,如果只有证人证言的话,那一般是不能结案的,还需要有其他的证据加以证明才行。
其他文章
- 人身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
- 遗产房产继承过户需要缴纳哪些费用
- 劳动合同法解除合同经济赔偿的规定是什么?
- 怎么可以举报微信诈骗
-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 刑法中的过失犯罪罪名有哪些?
- 假想防卫和偶然防卫指的是什么
- 企业的辞退书模板怎么写?
- 民事诉讼二审新证据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 40年工龄退休工资是多少
- 市值最高的公司 市值最高的企业
- 中国建设银行密码格式 中国建设银行密码设置的格式
- 中了500万多久到账
- 支付宝是腾讯的吗
- 延迟退休方案2022年正式实施年龄表,延迟退休表一览
- 中国银行兑换外币流程,有以下四步
- 固定资产包括哪些
- 我想知道中国移动的上市时间、股东组成、股份组成?
- 银行卡开通网银,有以下两种开通方法
- 增发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