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一般是多久
虽然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度,但是在两审之外其实还有可能出现再审的情况,一般要求是确实存在错误判决、裁定的时候,才可以申请再审,然后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而除此之外,民事案件中也是可以进行申诉的,申诉的期限与再审的期限不一样,那么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是多久呢?下文小编就这个问题为你做详细解答。
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是裁判文书生效后6个月之内。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靠前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根据法律规定,一审民事诉讼程序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裁判。每个阶段又由于情形不同而规定了不同的合理期间。这些规定是判断法官执法过程是否合理的依据。期间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种:
(1) 法院收到***状后,认为符合条件的,7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2) 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
(3) 法院收到答辩状起5日内将副本发送原告;
(4) 法院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后,3日内告知当事人;
(5) 开庭3日前通知各方当事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
(6) 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
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审理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简易程序适用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案件,其余则适用普通程序。以上列举的是普通程序的期间规定,简易程序则不受第(4)、(5)项的限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我国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对一审裁判不服的,允许当事人上诉。对裁定不服的,可在接到裁定书的第2日起10内提起上诉;对判决不服的,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
提起申诉的期限要比申请再审的期限短一些,一般要求在裁判文书生效之后的6个月内就要提出申诉,如果是申请再生的话,则在裁判文书生效之后的两年内申请都是可以的。所以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就是六个月,起算时间为裁判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开始。
其他文章
- 科创板上市条件五条标准?
- 节假日银行上班吗?银行营业时间?
- 社保需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领养老金?
- 养老保险怎么查询缴费情况?
- 靠前靠谱网贷平台排名来了,全都可以大额借款
-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怎么样?
- 利息低的15家网贷平台:正规可靠、自由选择、容易下款
- 创业板开通要求?
- 支付宝网商银行靠谱吗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 步骤解说:12333怎么挂失医保卡
- 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
- 中国建设银行密码格式 中国建设银行密码设置的格式
- 固定资产包括哪些
- 美国股市最新行情东方财富网
- 有免费查询superview超赢数据及dde大单数据深度分析(盘中实时更新)的股票数据网站吗?
- 邮政10万存三年利息4.125是真的吗
- 年收入12万以下可以退税吗,可以退税吗(年收入12万以内能办理退税吗)
- 启牛理财课的陷阱(启牛商学院小白理财课靠谱吗)
- 京东夺宝岛是真的吗(京东夺宝岛的东西是正品吗)
- 阳光车险为啥便宜,口碑最差的十个车险公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