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暗藏李鬼 小心你的钱袋子被掏空
现在都比较流行微信扫二维码支付,市民出门不用带现金只要手机扫一扫就能买东西,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据了解,二维码支付暗藏李鬼稍有不慎很容易上当,那么二维码支付存在哪些风险呢?
微信二维码付款支付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一定额度及次数内免除密码、短信动态码以及任何信息验证。这是一个不安全的支付模式,却又要在实践中广为应用。那么,出路只能是解决好风险防范问题或者风险发生后的责任分担问题,这样才能把一个不安全的支付模式转变成一个实质上安全的支付模式。下面小编给大家揭秘一下关于二维码支付的隐患有哪些!
存安全隐患——常见李鬼二维码,稍一疏忽易上当
二维码扫一扫看起来便利,可稍一疏忽就会出麻烦。尤其是,二维码也可能成为一些人非法敛财的渠道。曾腾是广东省江门市一名大学生,他曾在宿舍楼下用手机扫了一辆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扫描后手机自动跳转到一个支付页面,要求支付299元押金。
“对方是个支付账户,当时有点着急,没有细看就选择了确认支付。”曾腾说,可支付后他并没能打开车锁,单车软件也未显示押金支付成功。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可能被骗了,再仔细观察刚才扫描的那张二维码,发现是一张贴纸,覆盖了车体本身携带的二维码。
识别难度大——制作准入门槛低,易携带恶意代码
看似一个简单的二维码,普通公众却难以辨认,二维码支付为何会存在安全隐患?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有关负责人说,二维码支付流程分为支付指令的生成和处理两个阶段。指令处理阶段与传统的银行卡、普通互联网支付的流程相同。二维码支付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指令生成阶段的二维码生成和识别环节。
“技术问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二维码安全中心副主任沈维说,“二维码的码制有国家标准,目前我们使用的QR码是国际标准,也是我国的国家标准。技术上虽然已经有了国家标准,但二维码在应用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公开的二维码无人监管,且支付前的二维码管理缺失,而监管缺位的原因在于缺少技术手段。”
“光想着扫码方便,根本没意识到二维码本身也可能携带木马病毒、钓鱼软件。”家住湖北武汉的王先生曾在地铁口看到扫二维码送湿巾的广告,手机扫描后自动跳转到一个软件下载页面并开始下载。当晚他的手机突然收到银行短信,称有一笔近4000元的支出。事后查明,当天所扫的二维码带有恶意扣费病毒。
维权有点难——支付背后环节多,责任主体难明确
近日,某私营企业负责人陈安在不法分子迷惑下泄露了自己的某支付机构付款码,对方指示将付款条码上的数字发过去,之后陈安的支付账户立刻被划走499元。陈安说,找客服投诉后,支付机构只说后台审核,如果对方账户存在风险,会采取冻结账户的手段。“但现在几个月过去了,不仅对方账户没有冻结,被骗的欠款也没能要回来。”
“二维码犯罪隐蔽性强、传染性快,但电子证据获存困难,相关规定不健全,维权成本高。制作和发布的实施主体和责任承担主体难以明确锁定,增加了诉讼的不确定因素。”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左胜高认为。
其他文章
- 科创板上市条件五条标准?
- 节假日银行上班吗?银行营业时间?
- 社保需要交多少年才可以领养老金?
- 养老保险怎么查询缴费情况?
- 靠前靠谱网贷平台排名来了,全都可以大额借款
- 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怎么样?
- 利息低的15家网贷平台:正规可靠、自由选择、容易下款
- 创业板开通要求?
- 支付宝网商银行靠谱吗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 步骤解说:12333怎么挂失医保卡
- 宜信网贷合法吗,宜信贷款还不起上征信吗
- 水滴筹的钱全部给病人吗?
- 期货开户流程详细步骤图示表(期货开户完整流程)
- 纪念钞流通吗,可以流通
- 南北车重组后股票是涨还是跌啊
- 美国股市最新行情东方财富网
- 学生分期的平台(校园贷真实案例)
- 红码一般几天后会转为绿码
- 银行定期利率表2021最新利率(银行定期利率表2022最新利率)
- 基金板块分类(板块基金一览表)